【好聽想想】那些企劃工作教我的事

好聽
4 min readJul 13, 2019

--

我畢業於英(國語)文(學)系,一個當別人詢問我會羞於啟齒的科系,原因倒不是因為英文系比商學院、法學院不符合社會期待這種理由,而是我的英文 真 的 沒 有 很 好,所以無法坦然面對大家說「你英文一定很棒」的那種稱讚。

因為喜歡團隊合作的工作方式和辦活動的成就感,畢業後,我進了一家台灣本土的外文出版社擔任行銷企劃。此後,緊接畢業科系而來的詢問從「英文很重要唉,你找工作應該很容易吧?」「這個英文是什麼意思?」「你可以順便幫我翻譯一下嗎?」變成「你不會想當老師嗎?」「你怎麼不去外商公司工作嗎?」「跟你的本科系差很多唉,不會覺得浪費?」

老實地說,為了做這份工作,我真的是全部從頭開始學,像是打遊戲進入全新關卡,不能說以前累積的沒有幫助,但真的很有限,大概就像擁有靈活的手指,但完全沒有破關策略一樣。不過我非常幸運,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遇到一個很棒的團隊,提供很好的學習環境、很友善的工作氣氛,做得苦哈哈的時候,我們一起講著垃圾話、呵呵呵地笑,然後再繼續埋頭苦幹。

我覺得現在的我,有很大一部份是企劃這份工作塑造成的。

以前的我,是一個非常感性也非常敏感的人,常常受到情緒和環境的影響,遇到狀況時只會待在原地手足無措。現在的我,雖然還是非常敏感,過多的變動與不穩定都會讓我很容易覺得疲於應付,但因為這份工作,我開始學習以理性的方式與自己的感性相處,讓自己成為一個用理性去成就感性的人。

講個老派一點的比喻,我的工作大概就像以前的接線員,把老闆想做的轉接給第一線執行的夥伴,所以我有很多時間一直在講話,高頻率地與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溝通。因為得大量的去接觸很多不熟悉的人,剛開始老是不太習慣,尤其當別人聽不懂或是無法理解的時候,我都會特別沮喪,但後來我發現,每個人的角色、個性、成長背景不同,所以說話的方式、理解的方式也會不一樣,當然聰明才智也有影響(這裡我們應該可以會心一笑XD),但重點是要找出別人可以理解並且最重要的-可以接受的方式,所以我變得比較可以策略性地交談(其實就是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啦,長大後你真的會知道,絕對的誠實對自己和他人都並不是什麼好事),有時候我會懷疑,自己是不是變成一個太世故的大人,但好友兼人生導師自由人跟我說,這也是能力的一種,只要你沒有把這種「營業模式」用在工作外的地方,就沒有關係。

解決問題,是我在營業模式以外,學到的第二種技能。執行專案基本上就是一連串解決問題的過程,遇到死路的時候,真的是會整個人心慌慌,但身為一個企劃,你就是需要在兵荒馬亂的情況下,堅持不懈地找,直到找到出路。每件事都一定有解決方案,是我在一次又一次這樣的過程中所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,那些你以為無法解決的,只是你還沒問對問題、還沒找到路徑,就像大學時玩的海龜湯一樣,你只要很會問問題,就一定能找出更接近正確的答案。

儘管因為企劃工作,我學習到非常非常多改變我人生的重要事情,甚至為每天都能接觸新事物感到興奮不已,但我還是很常為了企劃高變動性的工作內容不時很焦慮,也會因為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而快樂又痛苦著。不過我依然沒有停止嘗試,直到自己找到真正熱愛的生活方式。

就像自由人曾經形容的,他剛認識的我就像一隻誤闖美國公路、驚慌失措看著生活朝自己失速撞來的麋鹿,到現在變身為能夠內心一邊慌亂、臉上一席鎮定忙碌的人類,我深知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,但至少有一直好好地向前,對吧?

我在去年換了一份工作,我的新同事們為我的人生開啟了新的一扇窗,雖然我還不能確定窗外的風景有些什麼?我是不是會喜歡?但就像其中一位總讓我想起豆豆龍裡小梅的前輩所言:「人生沒有洗頭解決不了的事,洗一次不行,那就洗兩次!」我已經洗下去了,而如果有需要,我想我可以準備好再洗一次。

--

--

好聽
好聽

Written by 好聽

生命是一首值得好好聆聽的歌 IG @howting160303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