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19跨到2020,在一個四方木棧上,一頂小帳蓬、一張小桌、三張小椅,燈光不是很充足,食物不是很精緻,洗澡水不是很溫熱,睡的也不是很舒適,我卻覺得特別地好,還有特別地神奇,關於他們怎麼會跟我一起在帳篷裡,看著小小手機螢幕裡的跨年演唱會,倒數321。
本來以為,如果要給2019一個總結,我最想要自己記得的,是想像力,不是指藝術創作、創意設計、文案發想之類的那種,是關於人生的可能性。然而,因為一直拖延著沒有開始寫,我才重新思考,原來關於去年,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,是學習用不去設限未來的心態迎接可能。
2018換了工作,在度過一開始的甜蜜期後,2019開始迎來一段很長很長的適應,回想起來,有種自己進入人生2.0的感覺。
不只是工作的轉換,我也投入新的生活圈,嘗試跳舞、爬山與更大量的閱讀,像是幫自己換盆一樣,換了一種新的日常,開啟很多未曾想像的機會,同樣地,也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挑戰。雖然理性知道移植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成長,但直到現在,我依然常常覺得住不習慣,令人堂皇的。
身為一個對環境大概70分程度敏感(因為偶爾還是會為了自己的神經大條懊惱不已),我知道自己很受周遭變化的影響,新的人、新的事、新的環境,都會讓我比一般人加倍期待或加倍緊張,也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習慣和熟悉,所以我很慢熟,慢慢地靠近,然後慢慢地把大家放進生活,慢到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那種。
在一個這麼快的世界裡,其實我很謝謝身邊留下來的人,陪我慢慢走,然後也謝謝你們,把很多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帶進我的生命裡。
為了面對不斷變化所產生的刺激,我常去預設各種情境,試圖透過演練讓自己可以掌控的變多,相較之下,刺激好像就變少了,我以為就此能學會與不安和平共處,但後來發現,這樣通常會無謂地花掉我更多精力,我經常在極度焦慮後,覺得自己大驚小怪。
別人在沙漠中看見綠洲,我卻在綠洲中只看見沙漠。
因此,我希望新的一年,自己可以持續練習不再任意開設劇場,編導仍未發生的情節,並為此擔心憂慮,而是專注在把自己準備好,足夠強大到面對未來,你來臨我便接納、你遠離我便放手,在結果到來之前,我盡力完成能力所及,然後我們經過或是一起走。
一年生植物日曆在3/30的時候如此說道:「生活裡好多事情都想不到,照顧好自己,才能好好面對意外與驚喜。」
我的個性可能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準備好,但我希望每個下一秒來的時候,我都能開放地去擁抱。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請給我拍拍手,這樣我會覺得今天都閃亮了起來;或是跟我分享你的想法,這樣我大概會驚喜到飛起來。